從生活中的小事了解資料分析

你每天也在做這件事

Nori

2022年12月2日 上午 3:00

資料分析玩什麼

Photo by Myriam Jessier on Unsplash


前陣子我想買一些貝果冰在家裡當早餐,只不過在網路上點了其中一家,接著 FB 就瘋狂地推更多貝果商店的廣告給我,那幾天只要一上網就是被貝果轟炸(笑)

你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吧?

為什麼網路平台會知道你需要什麼、要推什麼廣告給你呢?

簡單的說:你被分析了

當你在網路上瀏覽,看了什麼文章、點了什麼連結,這些動作都會被記錄下來。被記錄下來的資訊會和你的個人資料比對(如果你有填寫),例如性別、年齡、生活地區等等,綜合以上資訊,平台或廣告商可以猜想你是個什麼樣的人、對什麼有興趣,然後給你「你應該會有興趣的廣告」,他們會告訴你說這是有助於提升你的個人化體驗。
因此,有人會說 FB 比你還了解你自己。

而平台在做的事就是「資料分析」:找出你行為背後的喜好。

一般而言,資料分析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:
(1)蒐集資料與資料清洗、(2)分類、運算、建模、(3)視覺化輸出 (4) 提供結論或決策。狹義講的話重點會放在 (2) 分類、運算、建模。



聽起來好像跟我們的生活沒什麼關係?

換個場景,你今天想買一台電視機,走到店裡有好多不同廠牌與機型,除了外觀要看得順眼之外(我知道這個超重要),你應該會看一下型錄上的規格,找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款式、比較價格,甚至在網路上爬文看看網友們推薦與否。

是的,你就是在執行一次資料分析:收集資料(規格、評價)> 比較 >做出決策(買哪一台)。

資料分析好像沒那麼遙不可及了對不對?其實我們生活當中常常在做這件事啊!

文章標籤

# 廣告投放# 消費者體驗分析# 數據收集# 個人化體驗# 廣告# 決策# 分析# 生活# 資料# 資料分析